2025年6月17日上下午,第70期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沙龙在文理楼462举行,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研究”。此次沙龙由赵国营副教授主持,主讲嘉宾为山东大学副教授法帅、河南师范大学博士梁超和米乐官网的李路遥博士、仇乐宁博士。米乐mile官方网站部分硕博研究生参与了此次研讨。
首先,主持人赵国营老师对主讲嘉宾及本次沙龙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概念,并指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动态平衡的核心和未来发展的进路。在主旨发言阶段,法帅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理念为中心点,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进行了阐述,指出“文明的第一需求是生存”、“仁的实现需要中庸之道”等论断,要把握好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以此应用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动态平衡。梁超老师聚焦政党类型学理论范式下中国共产党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实现,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和九个“本质要求”,构建了党建研究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框架,即基于政党类型学理论范式下,分析了“领导型政党”“创新型政党”“使命型政党”“革命型政党”“组织型政党”“廉洁型政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李路遥老师深入探讨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的理论基础、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并指出,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社会共同利益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制度保障,能够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矛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所在。仇乐宁老师详细梳理了巡视制度的逻辑沿革,从建党之初的发轫到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全面展示了巡视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巡视制度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权力监督制度的探索性与原创性,具有强势监督特点、系统整合优势及推进民主建设的功能,为解决党内监督难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动态平衡的研讨中,赵国营老师深入剖析了该布局的概念内涵、核心要义以及动态平衡的进路。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观战略部署,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调整优化的动态系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整体。要根据时空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重心与方式,实现五大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最后,在沙龙的讨论环节,与会师生还就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
本次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识,促进了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沙龙也为学术人才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术队伍的建设和成长,为后续研究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