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学院研究生“星火”宣讲团实践队,由王会老师指导,项云佳同学带队,一行9人奔赴青岛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根脉、赋能思政教育的深度实践。
上午,团队首先浸润于杨家山里这片革命热土的血色记忆。在讲解员的深情叙述中,队员们重温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在此领导军民顽强斗争的烽火岁月,深刻感悟他们于危难中开辟光明之路的坚韧与忠诚。随后,他们移步青岛工委旧址,在历经沧桑的院落与实物见证下,触摸历史纹理,感悟的杨家山里精神,为后续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汲取深厚滋养。
下午,团队转赴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聚焦近代中国所遭遇的深重民族创伤与不屈抗争。馆内丰富的史料与场景再现,令队员们对“落后必然挨打”的历史警示有了更为痛切的感知,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矢志民族复兴的信念。此后,团队兵分三路前往三处历史地标:项云佳、李子怡、张国琳深入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系统梳理青岛党组织从星火初燃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李梦旸、王文哲、董秀雪探访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在殖民印记中解读国家命运与城市变迁;梁倩、孙玮、刘文婧则走进道路交通博物馆,探寻交通建设与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紧密相连的时代脉络。
实践结束后,团队迅速集结,对全天所观所感进行系统梳理与凝练总结。本次“星火接力•红途共育”实践,不仅是米乐mile官方网站(华东)米乐mile官方网站研究生对本土红色资源的深度丈量与精神朝圣,更是其响应“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号召的坚实步履。队员们通过实地勘探与情感共鸣,为后续面向不同学段的“星火宣讲”积累了生动素材与源头活水。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信仰之路,用心灵感应时代脉搏。此次实践犹如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火,不仅加固了其理论根基,更点燃了将红色火种播撒进万千课堂的热情。他们正以实际行动,让百年信仰穿透岁月,在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沃土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