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办“石大师说”系列导师培训交流沙龙活动

作者:泮绍恩责任编辑:庄玉娟审核人:姚成郡发布时间:2025-07-15浏览次数:163

      714日上午,由研究生院主办、米乐mile官方网站承办的第九十三期“石大师说”系列导师沙龙在图书馆(东馆)第一会议室圆满举办。活动特邀北京大学米乐mile官方网站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陈培永,带来了主题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方法论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育”的讲座,米乐mile官方网站院长张瑞涛主持本次活动,学院研究生导师和全体研究生参加,现场氛围热烈。

在报告中,陈培永教授首先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均需夯实基于经典文本研究的基本功。研究生应学会与学科思想家“对话”,实现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思维跃升。他进一步指出,许多学生易陷入“只读书不研究”的误区,而研究生阶段的核心是“研究文本”,需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建立主动探究思维。

针对如何实现思维转变,陈培永教授提出要突破“三段论”即背景、内容与意义的学习式思维,倡导与经典著作深度对话。具体方法包括:一是对经典段落进行自我追问,挖掘新意,分析其合理之处、存在问题及个人见解;二是整体重构经典著作,结合时代问题构建研究框架,以主体性视角解读经典。此外,陈教授强调学术研究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建议围绕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系统规划,从教学、现实问题中提炼选题,增强创新意识。

最后,陈教授以自身研究经历为例,向大家分享了其在学术研究中常用的“自我追问-议题设定-框架建构-文献对话-观点呈现”的思维逻辑,主张“以写作者本人为主体、以时代和问题为第一“的研究路径,从“文本第一”走向“问题第一”或“时代第一”,强调只有立足时代、回应现实需求的学术研究才具有持久价值。

在互动环节中,广大师生就历史研究方法、分析论证能力培养、长期选题规划等问题向陈教授展开交流,主讲人一一作答,现场氛围热烈。

讲座最后,张瑞涛院长总结道,学术成长需兼顾学习、悟性与努力,鼓励师生立足自身平台,追求卓越。此次讲座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学术路径,对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主讲人:陈培永,北京大学米乐mile官方网站副院长,哲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